11互聯網+中國大陸高等教育的未來

俞本立

      要:互聯網+高等教育是當今高等教育改革與實踐中的熱點與重點,在高等教育中發揮著更新高等教育觀念、豐富教育資源、平衡優質的教育資源和多樣化的課堂教學模式四大功能。互聯網思維將通過構建開放互動的辦學體系、打破封閉單一的課程結構、創造靈活開放的學習空間和形成規範治理的管理體制等途徑來重塑中國大陸高等教育的未來。

關鍵字:互聯網+;高等教育;教育資源;課堂教學;辦學體系

作者簡介:俞本立(1963—),男,安徽大學副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近年來,隨著MOOC、翻轉課堂等新興學習途徑的出現,互聯網+一詞在教育領域中不再陌生,資訊技術與教育的交融逐步加深。2015年,國務院印發《關於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將互聯網+提升至國家戰略的層面。互聯網+教育改變了傳統高等教育的途徑與方法,並改變了傳統高等教育和大學的概念及其存在的方式和意義,成為塑造高等教育未來的重要途徑。全面審視互聯網+高等教育的內涵和功能,以及在高等教育改革中的趨勢,是中國大陸高等教育發展歷程中需要面對的重中之重。

  1. < >+高等教育的內涵與功能

    隨著互聯網思維刺激高等教育的活力,互聯網作為新的關鍵要素,深入整合到高等教育教學的各個方面,高等教育充分發揮互聯網在教育資源配置中的獨特優勢,引發教學過程的重組、教學方法的變革和教育效率的提高,重點關注大學課程和專業數位化轉型,利用資訊技術促進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雙重的變化,這一方面,提高了高等院校個性化互動式教學水準,另一方面發揮了創新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管理模式的作用,提高人才培養品質和學校水準。[1]從宏觀來看,互聯網+教育在中國高等教育中主要發揮著更新高等教育觀念、豐富教育資源、平衡優質的教育資源和多樣化的課堂教學模式四大功能。[2]

       (一)更新高等教育觀念

        在傳統的班級授課制模式下,高校教學往往與教師、多媒體講臺、課桌、教材等因素相聯繫,教師、教材、教室三要素佔據中心地位,學生的學習只是通過被動地接受教師傳授知識這一途徑,形式十分單一,而隨著資訊技術的不斷變革,互聯網作為新的關鍵要素,逐漸進入到高校教學的各方面,教學不再拘泥於固定的場所、教師等,一方面,隨時隨地的線上教學使得學生變成主動學習的主體,不再受時間、地點、人物等因素影響,另一方面,高校不再僅局限于傳授學生必要的理論知識,更多的重視培養學生獲取資訊加工的方法和創新、溝通的能力,種種轉變都極大地更新了高等教育觀念。

       (二)豐富教育資源

       在傳統的高等教育模式下,教育資源單一且有限。隨著互聯網資訊技術的普及,學生不僅可以隨時隨地的接收教育資源,還能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全世界各地名師的教學視頻資源,並能和各地的學習者進行交流與互動。高校的師生已經普遍的通過互聯網或其他資訊科技的方法獲取豐富的教育資源。

       (三)平衡優質的教育資源

       隨著互聯網將教育資源公開化分享之後,優質的教育資源能夠得以傳播並推廣。如當下的中國知網,通過這一平臺供學術界的人士下載國內外的優秀文獻期刊資源,讓高校共用教育資源。隨著互聯網+的普及,越來越多的教育分享軟體將會被發明使用,優質教育資源平衡化是必然的趨勢。

       (四)多樣化的課堂教學模式

   互聯網+高等教育在更新高等教育觀念、豐富教育資源以及平衡優質的教育資源的同時,也通過現代資訊技術的革新引發了課堂教學模式的變革。與以往單一的教師傳授知識的課堂教學模式相異的是,翻轉課堂、慕課、微課等新興教與學途徑走入高等教育的課堂中。學生通過現代資訊技術和網路平臺及時回饋學習效果,極大地促進高等教育品質的提高。

  1. < >

    < >

    互聯網+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資訊化的新階段和新機遇,是深化高等教育服務模式改革的變革性階段。只有在全面認識並理解互聯網+高等教育的本質和功能的基礎上,通過構建開放互動的辦學體系、打破封閉單一的課程結構、創造開放靈活的學習空間以及形成規範治理的管理體制四大途徑,用互聯網思維重塑中國大陸高等教育的未來。

     

    參考文獻

    [1]張岩.“互聯網+教育”理念及模式探析[J].中國高教研究,2016(2):70.

    [2]李雅鑫,林柯言,王海雯.中國高等教育的新未來:“互聯網 + 教育”模式探究[J].教育現代化,2016(17):72.

    [3]曹培傑.未來學校的變革路徑——“互聯網+教育”的定位與持續發展[J].教育研究,2016(10):49

[4]劉雲生.論“互聯網+”下的教育大變革[J].教育發展研究,2015(2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