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承揚行知文化 引領學校未來

 

合肥師範學院行知文化建設探索與實

文化是大學的靈魂,如精神、品格之於人類。一所大學的發展,文化建設具有決定性作用。隨著資訊時代特別是“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大學的職能和實現職能的方式都在發生變化,但大學文化與大學共生共存的內在關係不會變化,無論大學未來如何發展,圍繞符合人才培養需要的文化探索與堅持都會是符合大學未來發展趨勢的特色與品牌。合肥師範學院坐落在陶行知的故鄉安徽省,是一所省屬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學校堅持“師範性、應用型”辦學定位,堅定“舉行知旗,走應用路,創師範牌”,立足合肥,服務安徽,面向全國,積極探索建設以“行知文化”為核心的大學文化,著力培養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具有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新型師資和應用型人才。

一、大學文化的功能

大學承擔的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創新四個職能中,人才培養是最根本的職能。而從大學自身發展來說,文化建設卻是最重要、最具有決定性作用的職能,因為它決定著其它三個職能的發揮程度。大學文化建設的價值功能在於:

(一)導向功能。大學文化是指引大學健康發展的旗幟,能以直接或間接的方式促使大學形成和確立正確的價值目標。大學文化的核心是其精神文化,主要體現于大學的辦學理念、指導思想、目標追求、價值觀念以及校風等方面,決定著大學的前進方向、發展模式以及呈現出來的發展狀態。原山東大學校長、現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徐顯明教授曾說“文化的基礎是道德,文化的核心是價值,文化的高度是思想”。反過來可以說,大學思想的高度決定著文化的高度,文化的高度決定著大學發展的高度。所以,先進的大學文化將引領和推動大學持續健康發展。

(二)育人功能。大學文化是提高人才培養品質的保證。大學文化是“隱性課程”,它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資源,它的滲透性、深入性和持久性是一般課程所無法替代的。愛因斯坦曾說“學校應該永遠以此為目標,學生離開學校時是一個和諧的人,而不是一個專家”。大學文化的育人功能具體表現在約束和激勵兩個方面,約束是指大學文化對大學人的規範作用,激勵是指大學文化對大學人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的激發作用。

(三)凝聚功能。大學文化是學校師生團結奮鬥的力量源泉,具有強大的向心作用和內聚作用。大學文化的孕育、產生、形成和發展一般都要經過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其背後凝結了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和集體性思考,是全校師生理想、信念、情操、行為、價值和道德水準的體現,是師生文化血脈中安身立命的精神源泉,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精神家園”,它是師生對學校的認同感、歸屬感所在。一所學校能烙印在畢業生身上的,最終只有它的文化品質。

(四)創新功能。大學文化是一種開放性文化,承載著傳承和創新的使命,具有自我創新和啟發創新的自覺。一方面接受異質文化的精華,是大學文化的優秀特質,大學文化不僅是先進文化的繼承者、傳播者,更是創造者,在繼承和傳播過程中,不斷創造著新的文化、新的精神。另一方面大學文化能形成創新的精神特質,並內化為大學人的思維品質,形成自覺創新的進取氛圍。

二、行知文化的內涵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是中國教育思想中的瑰寶,在影響力上是堪與孔子教育思想相媲美的優秀文化成果。他創立了以生活教育理論為核心的教育思想體系,強調生活即教育、社會即教育、教學做合一。他主張教育救國,主張教育要與實際結合、為人民大眾服務,畢生致力於平民教育運動。解讀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和精神精髓,可以概括為:

(一)愛的教育。陶行知先生一生奉行的格言是“愛滿天下”,“愛”是他一生獻身人民教育事業的不竭動力,也是他崇高人格的集中表現,他“為了苦孩,甘為駱駝,于人有益,牛馬也做”,他的一生就是“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一生。他說過“教師必須具有‘大愛’:愛天下、愛蒼生、愛人類,以教育為人類解放服務,僅僅愛自己的學生不能算是一個有愛的教師”、“沒有愛的教育將會使之枯燥”等至理名言。

(二)真的教育。陶行知先生一生秉持“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的宗旨,他在政治上求真,追求革命;在思想上求真,獨樹旗幟;在實踐上求真,開門辦學;在作風上求真,民主創新。在治學授教上,他說過“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動,唯獨從心裡發出來的,才能打動心的深處”。他號召教師要敢於追求真理,敢於教人求真,做“求真型”的教師;鼓勵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說真話、求真知,做“求真型”的學生。

(三)活的教育。陶行知先生主張教育要培育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本領的“真善美的活人”。他告訴我們:“教育者所要創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他提出“生活即教育”、“教育就是生活的改造”,“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之變化。生活無時不變,即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他提出“社會即學校”、“不運用社會的力量,便是無能的教育;不瞭解社會的需求,便是盲目的教育”。

(四)做的教育。陶行知先生說:“教的法子要根據學的法子,學的法子要根據做的法子;教法、學法、做法是應當合一的。”也就是說,教中同時要學做,學中同時要教做,做中同時要學教,這樣三者才是合一。他指出:“教學做合一理論是集中在‘做’這一字”、“真正的做是勞力上勞心”、“只有手到心到才是真正的做”、“所謂做包含廣泛意味的生活實踐的意思。”

三、行知文化的踐行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偉大人格和崇高精神不僅在當時具有很高的時代價值,在當代仍然放射著耀眼的光芒,對大學的人才培養和教育的未來發展具有強大的現實指導意義。合肥師範學院選擇建設行知文化,就是要以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為指導,以“愛滿天下、服務社會”的大愛精神為價值取向,以“知行合一、注重實踐”的育人理念為核心追求,堅定“舉行知旗,走應用路,創師範牌”,深入開展“愛的教育”、“真的教育”、“活的教育”、“做的教育”,引領應用型人才培養和學校未來發展。

(一)堅持“舉行知旗”,彰顯文化育人特色。學校堅持師範性應用型辦學定位,確立“愛滿天下,知行合一”的校訓,凝練“誠樸包容、精細雅致”的校風,弘揚“自強不息、追求卓越”的合師精神,引導師生涵養大愛情懷,樹立“知行合一”的理念,營造“講品行、重實踐”的良好風尚。“學習陶行知,師承陶行知”日益成為學校師生的自覺行動。2013年以來,學生開辦“行知學堂”861所,輻射安徽省16個地市和15個其他省份,服務留守兒童1.76萬人次。學校被評為第三、四屆全國文明單位,兩次榮獲“全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獎”。3名學子榮獲“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1名學子榮獲“中國好人”稱號。

(二)堅持“走應用路”,彰顯應用服務特色。學校踐行陶行知先生“教學做合一”理念,對接地方主導產業和社會事業,通過產教融合科教結合,重點建設教師教育類、電氣資訊類、文化產業類三個專業群,大力實施“一院一特”計畫,開展校外、校政、校產、校企、校校合作“五位元一體”“組合拳”,著力培養新型師資和應用人才。學校應用型專業占學校專業總數的77%;與企事業單位共建工程中心、協同創新中心、新型智庫等40餘個;于2014年入選安徽省首批應用型高水準大學建設單位,2016年作為安徽2所高校之一入選國家產教融合工程實施高校(1億元專項資助)。

(三)堅持“創師範牌”,彰顯教師教育特色。學校弘揚陶行知先生“愛滿天下”的大愛情懷,堅持發揚師範辦學傳統,致力於貫穿職前職後,通過建設安徽基礎教育發展聯盟,探索三級卓越教師培養,完善四級師訓幹訓體系,舉辦皖台基礎教育論壇等,全力打造“培養、培訓、研究、指導、服務、協同”等“六位元一體”的服務安徽基礎教育品牌。學校于2011年作為安徽省唯一師範院校入選國家首批“服務國家特殊需求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試點單位;2014年作為安徽省2所高校之一入選國家首批“卓越教師培養計畫”試點單位;2016年發佈安徽省首部《基礎教育發展藍皮書》。

大學文化是大學的根,是學校隱形的核心競爭力。面對高等教育大變革、大調整、大發展帶來的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高校要堅持“變”與“不變”的辯證統一,要在強化需求導向,轉變思維理念,改革治理體系,創新教育方法,提升辦學育人社會適應性的同時,選擇優秀的文化引領,積澱深厚的文化底蘊,持之以恆,久久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