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创新产学联合培养模式和机制 全方位打造行业卓越工程人才

 

北京交通大学  张星臣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轨道交通的发展进入了黄金发展的高速时期,通过吸收引进和自主创新,用7、8年的时间完成了发达国家50年的历程,工程实践总体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近年来,现代科学技术在轨道交通领域,特别是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促使轨道交通行业呈现“关键技术发展水平越来越高、系统集成化水平越来越高、技术与管理融合程度越来越高”的“三高”发展趋势,再加上国家积极推动“走出去”战略,对轨道交通各专业人才的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专业融合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迫切需要具有“高水平、高集成、高复合”特点的专业技术人才,这对行业特色大学人才培养提出了巨大挑战。

北京交通大学作为行业特色高校,面对我国轨道交通行业快速发展对卓越工程人才提出的更高要求,按照“培养模式改革是核心、产学共管机制是保障、课程体系设计是基础、实践平台构建是重点、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的基本思路,创新产学联合培养模式和机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探索和试点,全方位打造行业卓越工程人才。

 

一、创新培养模式

学校基于和行业企业在卓越工程人才培养和需求上的共同目标,通过“产学共育、产学共建、产学对接”建立可持续的产学联合培养模式,提出了“3+1”订单式以及“3+1+2”拓展式、复合式、捆绑式等人才培养实施方式,满足行业多元需求。

如“3+1”订单式是轨道交通企业在相关各专业进入大四的学生中选聘学生,增设运营管理需要的车、机、工、电、辆复合性课程和实践,实现专业技术与运营组织知识能力的复合,为企业培养有技术、懂管理的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

“3+1+2”拓展式是相关技术专业学生大四系统学习“运-建”、“运-车”、“运-电”、“运-控”等组合性课程,实现技术专业中运营管理理论的拓展,研究生阶段再回到原技术专业深化培养,为行业培养具有运营管理思想的高端专业技术人才。

“3+1+2”复合式是相关技术专业学生大四系统地学习“交通规划、交通港站、行车组织、客货运输组织与技术”等理论课程,实现学生原技术专业与运输专业知识体系的复合,研究生在交通运输学科深化培养,为行业培养具有一门技术专业背景,懂得运营管理的总工程师类型的高端技术管理人才。

“3+1+2”捆绑式是将企业、学校、学生有机结合在一起,在大三末选拔有意向去轨道交通企业工作的优秀学生,与企业签订意向性三方协议,为学生配备校内导师和签约单位的企业导师,共同完成本硕全过程的指导。企业提前介入,全面参与学生培养过程,缩短了培养周期,提高了企业参与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积极性。

二、创立运行机制

学校基于企业对卓越工程人才的期盼、大学人才培养的使命和学生未来发展的期望,将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建立“三方共赢、两方共管、一方激励”的运行机制,共同确定培养目标,设计培养方案,优化实践教学体系,保障产学联合人才培养的可持续推进。

1.三方共赢机制

从学校角度,产学联合培养目标是培养卓越工程人才;从企业角度,所培养的学生是企业已经选聘的未来员工,参与联合人才培养就是提前介入员工培养;从学生角度,更加激发在未来工作单位,主动学习,积极表现,展示能力的自觉性,为未来发展创造条件,从而形成了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主动参与的机制。

2.两方共管机制

产学两方签订联合人才培养协议,成立校企联合教学委员会,共同承担培养责任。建立定期会议研讨协商的运行机制,校企导师定期会面沟通指导与管理。共同确定培养目标,设计培养方案,搭建实践平台,共建师资队伍。

3.一方激励机制

为了激励学生,学校选择轨道交通相关行业实力强、声誉好、发展空间大的企业参与产学联合人才培养,通过签约提前进入企业,规划职业发展,从而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为学生配备校企双导师,拓宽职业发展空间。建立了“职业规划起步早、能力培养平台宽、未来发展起点高”的激励机制。

三、构筑课程体系

学校依据产学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实施方式,根据“运网规划设计、基础装备建造、设备运用维护、运营控制管理”的轨道交通系统“建-管”需要,按照“理论与实践对接、技术与管理融合、共性与个性兼顾”的理念,重构了课程体系。

如“3+1”订单式人才培养与北京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共同实施,根据公司对人才的需求构建了“地铁土建工程”等6门课程,结合课程和工种岗位增设了现场实习环节,课程由校企共同承担,实习由学校教师带队,企业人员指导。

“3+1+2”人才培养与铁路运营企业、装备制造企业、基础建设企业、勘测设计企业等共同实施。大四阶段开设“轨道交通设施设备”等7门课程,包括校内实验和现场实习。研究生阶段,根据企业需要,在原有课程体系基础上增设个性化课程,由企业导师讲授。

四、创建实践平台

学校紧密结合轨道交通行业半军事化的特点和作业复杂的状况,搭建校内实验室与企业现场互补的实践教学平台。在创建的“等同现场”的校内实践教学平台上,学生完成行业整体认知、操作演练、能力培训、创新性实践;在产学双方共建的企业实践教学平台上,亲历现场生产过程、直观体验行业氛围、感受企业文化熏陶。

1.校内实践教学平台

轨道交通行业密切相关专业,依据“技术紧跟前沿,平台源于实际,功能等同现场”的实践平台建设方针,校企合作搭建了“场景源于现场、数据来自现场、过程模拟现场、感受等同现场”的实践教学平台。按上述思想建设的交通运输、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电工电子、电子信息与计算机5个实验中心被评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企业实践教学平台

基于产学双方对人才培养的共同目标,按照“项目实际化、功能教学化、过程重复化”的现场实践教学要求,校企联合建立企业实践教学基地,共同打造企业创新实践平台。在轨道交通行业企业建立的校外实践基地中,7家为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家为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五、建立产学联合师资队伍

产学之间以科研合作为基础,人才培养为纽带,把现场问题、前沿理论、先进技术融入人才培养过程,促进企业教师提高理论水平,校内教师增强工程背景,形成了一支产学融合和互补的新型教师队伍,实现了对学生理论与工程实践教学全过程的指导。

一方面,通过学校管理政策和制度的调整,激励校内教师参与产学联合人才培养,参与企业工程实际项目、带学生下现场工程实践,加强对校内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培训,建设了一支具有丰富工程实践背景的校内师资队伍。

另一方面,按照校企双方合作约定,制定企业教师的选拔方式、职责和考评标准以及激励措施,建立了一支工程经验丰富、开拓进取精神强、懂得教育教学方法的高级工程师为主的企业教师队伍。学校加强对企业导师的定期培训,使他们熟悉人才培养环节,并用行业实践经验充实实践课程内容。

 

通过一系列改革探索和试点,学校建立了“产学共育、产学共建、产学对接”的培养模式和“三方共赢、两方共管、一方激励”的运行机制,创建了学校与现场互补的人才培养支撑体系,解决了目前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脱节、企业和学生参与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的问题,找到了一条培养适应轨道交通发展需要的领军人才和卓越工程人才的可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