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互联网+”时代下高等教育发展前瞻

预见未来,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困难的事。但萧耀文先生发给我的电子邮件中,恰恰有这么一个任务。而这个任务却也并没有给我以太大的压力,相反,这让我看到了铭传人对高等教育的责任担当,看到了铭传人对高等教育的使命追求。这当然也理应成为我们大陆教育人的责任担当和使命追求。因此,我也就不揣在此来一个“预测”,更准确地说,是一个前瞻,一个关于我对“互联网+”影响下的高等教育发展的前瞻。

现实:高等教育与“互联网+”不期而遇

我的预测基于我对两个基本概念的认识,其一是高等教育的职责;其二是“互联网+”。

我以为,高等教育职责,就是高等教育的使命担当。对中国古代教育理论有着重要贡献的《大学》,其开篇即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在我看来,其核心要义是教化人,通过对人的教化,实现“人”的社会担当,进而推动社会之进步。洪堡的柏林大学被认为现代大学制度的源头,因重视“教学与科研的统一”,使“科学研究”被扩展为大学之职能;19世纪中后期,由美国“赠地学院”产生而形成的威斯康辛思想,再次赋予大学“社会服务”之职能。其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就成为了被各界广泛认同的现代大学之使命或任务。大陆近年来提出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则以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为目标,进而增益了“文化传承与创新”之任务,强调大学要弘扬传统文化,并在充分汲取传统文化之精华的过程中不断赋予传统文化之新生命,这也就是创新。我们也可以认为,这也正是大学职能延展性之体现。

这四大职能都是依托特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要素,基于教和学两者的互动而培养的“人”来实现的。在中国的传统教育中,教育思想以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和价值观为核心;教育理念上强调“合智德、通内外”,即合才智培养与道德培养为一体,贯内在心性教化与外向达行于一身的“文化化的教育”;在教学模式上,以填鸭式、自觉辅导式、大班授课式等为主导;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循循善诱、引而不发”的启发式。

基于现代科技而横空出世的互联网,启动了世界资讯时代,改变了包括教育在内的人类的生活常态。特别是当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耦合而构建起的“互联网+”新业态,更是给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互联网+”的开放性,不仅改变了知识的形态和知识的传播方式,也荡涤着人类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对现代大学的办学思想、办学模式、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也就是说,受“互联网+”的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在其特征上至少呈现了以下几种变化:

一是教育资源的开发与整合更加容易。传统的教育教学一般由教室、实验室、实践基地等组成。三者发挥的功能分别为传授知识、验证理论教学成果、提升操作技能,其所属权归属不同部门或机构,其资源的利用效果难免会打折扣。而在“互联网+”时代,远程实时控制设备、虚拟仿真技术、即时通讯工具等,可以融上述三者为一体,资源利用效果和效率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二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可能性更大。传统教育受政治、地域、阶层等的影响,其资源的配置对公平的体现屡受诟病。“互联网+”业态的形成,则可以将分属于不同国家、地区和机构的教育资源主体进行整合,将零散的、碎片化的信息整合汇集起来构成大数据。用户只要能够接入互联网,就能够从信息海洋中寻找到自己需要的知识和信息,在客观上缩小了不同国家和区域教育资源的差异,促进了教育之公平。

三是有助于推动教育模式变革,提升教学效果。在“互联网+”背景下,尤其是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最新教学模式的出现,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教师无论是“处江湖之远”还是“居庙堂之高”,只要有录制设备,能制作教学课件,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其“传道授业解惑”之职,并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

四是学习方式更加灵活,学生个性化学习易于实现。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互联网+”让学生的自主学习环境大大改善,且学习进程可自我掌控。

但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互联网+”同样也会给高等教育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学习的“碎片化”,导致学生思维的系统性、逻辑性不足,我们需要思考如何避免学生思维出现断续、凌乱,如何避免学生因“一叶障目”而造成的对知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比如与学习的自主性、个性化伴生的自制力问题,我们该如何有效解决之。再比如远程化形成的缺少师生面对面沟通,师生关系淡化问题,如何解决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弱化,学生集体意识淡薄问题。

前瞻:在坚守中变革与创新

基于对上述现实的理解,预测未来的高等教育发展之方向,我觉得铭传大学的校名就是一种很恰切的诠释,“铭”者,记之以礼、以戒、以功,即有所坚守。“传”者,传承、留传,即在变革与创新中发展。概言之,即在坚守中变革与创新。

首先,推动未来高等教育之发展,必须有所坚守。

一是要坚守大学之本质。关于大学的本质,众说纷纭,我比较认同的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用现代语言来表述,就是通过以“研究高深学问”为起点的知识传播、知识创造、知识应用,来教化人,实现“人”的社会担当,进而推动社会之进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克服功利化思想,远离惶惑和浮躁,防止高等教育“基因突变”。

二是要坚守大学之职能。对中国大陆的高等教育而言,其目前的职能主要有四,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前三者已为社会普遍认同,而后者则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背景下的现实需求。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其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是中华文明的基因。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既有助于树立我们的文化自信,也有助于助力高等教育丰富其内涵。

三是要坚守大学之阵地。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有一种声音认为,随着学习者自主性的增强,作为高等教育“躯壳”的大学将没有存在的必要,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事实上,“互联网”只不过是一种工具,“开放”是其显著优势,但“聚合”功能的不足和“脉脉温情”的缺失,很难替代师生群居而产生的集体意识,以及师生面对面而带来的教化(育人)作用。这是其致命缺陷,也注定了其不会也不可能取代大学。“皮之不存”,“毛有何用”?

其次,推动未来高等教育之发展,必须寻求变革与创新。

一是要丰富我们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开放”是“互联网”最显著的优势,也是给我们最深刻的启发。未来高等教育的发展,对开放办学的要求将更加迫切。我们必须首先在思想上和理念上有所突破。既要在宏观上增强开放意识,又要在微观上思考“互联网+”对高等教育各要素的影响,变“一元思维”为“多元思维”,在思想观念上做到不抱残守缺,不墨守成规,寻求应对之策,让“互联网+”更好地服务于高等教育的发展。

二是要变革我们的办学模式。在学校层面上,要强化“互联网+”的体制机制建设,积极搭建起以“互联网”自主学习为核心的教育教学发展方式。在教师层面上,要注重老师职业能力素质的进一步拓展与延伸,在教会学生What、How、and Why的同时,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去integrate知识,并利用可能更加有限的面对面的机会,以个人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帮助其塑造完善的人格。在学生层面上,要探索一套有效的办法和举措,帮助学生增强抵制不良信息侵蚀和对网络过度依赖的自制力、提高学生对信息鉴别和信息利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