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宿酒店 :圓山飯店

銘傳大學60年校慶,為各位貴賓安排的住宿地點,是距銘傳台北校區僅2公里、曾名列世界十大飯店之一的圓山大飯店,24日的兩岸高等教育論壇,也在圓山 飯店 舉行。

曾經名列世界十大飯店

圓山大飯店的位置原為台灣日治時期臺灣神宮所在,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二戰後接管台灣時,苦於臺灣沒有豪華的國家迎賓設施可以接待外國貴賓,遂拆除當時台灣神宮,並原地改為台灣大飯店;1952年,改由蔣宋美齡等政要為首組成的「財團法人台灣敦睦聯誼會」(簡稱「敦睦聯誼會」;精省前稱為「台灣省敦睦聯誼會」)接手經營,並改為圓山大飯店現名,原先用途為招待訪華外國元首或政府首腦及蔣中正蔣宋美齡夫婦之訪客。當時圓山大飯店的建築規模甚小,在1963年時才將飯店的基礎設施全部建設完畢。1968年,圓山大飯店獲得美國財星雜誌評為世界十大飯店之一。1973年10月10日,由建築師楊卓成設計新建的14層中國宮殿式大廈落成,圓山大飯店遂成為當時台北市的新地標。

1975年時,蔣宋美齡成立「臺北圓山聯誼會」接手原本敦睦聯誼會與私人會員服務相關的業務,是一個會員制的俱樂部[1]。該聯誼會的活動設施位於圓山大飯店主建築後方,由一群與飯店建築風格相同的低矮建物組成。

近年發展與現況

經營圓山大飯店的臺灣敦睦聯誼會,雖然是以私人名義捐款成立的財團法人,但實際上由中華民國交通部管轄[2],而當時的所有捐款人均為當時的中華民國政府要員。因為與政府的特殊關係,圓山大飯店長期成為台灣、乃至於中華民國對外的國際招待場所,其半官方機構的神秘色彩,使得一般民眾難以入住其內。但隨著1990年代後,大型民間飯店業者的崛起與挑戰,曾經一度使當時的圓山大飯店難以競爭。1995年,因屋頂會議廳施工不慎引發火災,迫使圓山大飯店進行全面性的整修工程,1998年完工之後才重新開幕。

為了增強競爭力,圓山大飯店近年來開始活化經營架構,除了提供多角化與平價化的服務之外,並先後引進民間的專業經理人(如嚴長壽等)負責經營整頓,而得以維持其在台灣旅館業的旗艦地位。

建築特色

圓山大飯店的原址在日治時期曾是日本人建的臺灣神宮,由於地處的劍潭山山頭,突出於台北盆地之上,在風水學上地理位置極佳。飯店屋頂使用歇山式。飯店的建築上採用相當多的形雕刻,故有人稱此飯店為「龍宮」;除採用龍形之外,亦有石獅梅花等中國建築常用的圖案。

逃生密道

2006年台北圓山飯店密道被媒體曝光後,飯店人員當時也詳加介紹,因蔣中正蔣經國時代有很多國內外政務官要,都來此地享受國宴,因保護元首而在建造過程中增加此設計。

圓山飯店總經理池漢乾指出,這兩條密道位於地下二樓,除了考量蔣中正的安全外,主要是當時圓山飯店出入的都是達官顯要,萬一發生空襲,貴賓可就近至地下二樓防空避難室躲避;若一旦發生威力更大的核彈空襲,即可迅速進入防空避難通道。

這兩條密道往東可達北安公園,全長78米,沿在線方裝有電燈照明設備,共有45個燈座,86個階梯;往西可抵圓山聯誼會劍潭公園,全長80米,75個階梯,內部蜿蜒曲折,一直到出口處可以見到兩扇長期深鎖的金屬門,打開後還會見到兩座高約5米的石牆遮蔽,外界根本看不出這是坑道出口。

兩條密道皆為2.3米寬,2.1米高,造型有如螺旋式走道,一路向下盤旋,若不小心可能就會摔個大跤,寬度可容納二至三人同時並行。最特殊的是,西側的密道旁,還設計成約一人寬,以磨石子為底,類似溜滑梯的滑行道。飯店說法是,這種設計便於讓行動不便的人員使用。由於滑道兩端距離約20米,又是一路往下盤旋,看過的飯店人員戲稱,這大概是世界最長的「水泥溜滑梯」。